餵食困難

餵食困難

年關將近,過年是個家族團圓的時刻,親戚們總是帶著自己小孩來團聚年夜飯,各種餵食的慘劇也就此展開;有邊追著小孩邊餵食的,也有碗裡面剩一些菜不吃結果被訓斥的,也有小孩總是能自己開心的拿著湯匙吃飯,為何在同個場域吃東西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?今天我們就要來好好聊一下餵食困難這件事。

餵食困難嚴格上來說並不算是一種醫學疾病,而是從嚴重度和表現去發展出一個光譜,小孩在成長過程中,與家長的互動、器官的發育及接受過何種醫療行為,會決定小孩處與光譜的哪一個位置。根據統計,大約有一半的父母認為小孩有餵食困難問題,但需要醫療行為介入的小孩只有 1-3%,大部分被認為有餵食困難的小孩,其實大多沒有餵食困難問題,或是只需要稍微調整餵食習慣即可改善。

一般來說,我們可以將餵食困難分為三大類,分別是「吃的太少」、「挑食」以及「畏懼進食」。Chatoor 醫師更進一步將「吃的太少」分成四個種類,
以下我們將個別敘述這四種狀況,以及該如何因應:
1. 正常的小孩,被認為吃得太少:常發生在一歲過後生長開始變慢的時候,這些小孩通常生長會低於平均值,但身體不一定有問題,這時吃的食量其實適合自身身材,但跟過往或者跟其他同齡小孩比較起來較少,而因此被照顧者認為有餵食方面問題,以至於有後續強迫餵食的情況出現,更進一步造成小孩抗拒吃東西。

解法:照顧者應理解正確的餵食原則,避免強迫餵食行為,若家長對於生長
或營養方面有疑慮,可請專業兒科醫師評估。

2. 不愛吃東西的好奇寶寶:常常發生在小孩開始自行拿餐具吃東西時,吃飯時常常被周圍環境分心,吃沒幾口就跑去做其他事情,久了以後照顧者就容易採取放養態度,讓小孩在不適當的時間吃東西,反而減少正餐的進食量。
解法:
A. 一天固定提供五餐,除了三餐和點心以外,不在其他時間提供食物,僅提供白開水。
B. 設定小孩需要在上桌後 15 分鐘內開始吃東西,並且用餐時間設定為 20分鐘,若是在時間內沒吃完就將食物收起來。


3. 不愛吃東西的憂鬱寶寶:因為照顧者的忽略或冷漠,造成小孩抗拒吃東西。

解法:營造友善的進食環境,與照顧者一同進食,適時和小孩互動,給予小孩鼓勵和獎賞,主要照顧者也需要其他家人協助換手照顧,讓家長和小孩都有喘息空間。


4. 身體有問題的小孩: 餵食困難的小孩都可以尋求專業醫師評估,是否有器質性問題造成小孩餵食困難,包括腸胃道、神經系統、心肺功能、內分泌等問題,必須將根本原因解決後餵食困難才會有改善的機會。

接下來是父母們最害怕的「挑食」問題,每當湯匙上有小孩不愛吃的東西,小孩總是對你尖叫不已,當你的理智線斷裂後,各種逼迫小孩子吃下去的文攻武嚇就此施展出來,餐桌就此變戰場,吃完飯家長和小孩也都筋疲力竭。
事實上許多小孩剛開始只是畏懼新的食物,據研究統計,一般在嘗試 8 至 15 次新食物後,小孩大多能夠漸漸接受,然而許多父母在這之前已經沒了耐心,逼著小孩吃不能接受的東西,反而更加加深小孩對此項食物的厭惡。針對這點我們會建議父母在小孩一歲以前味覺還沒有敏銳的時候,就讓小孩盡量接觸多品項的食物,不但可以降低小孩未來挑食的狀況,也可以減少對食物過敏的風險。

若是小孩已經養成挑食的習慣,或是他天生就真的不喜歡這個食物的味道呢?
我這邊提供幾個方法讓父母們做參考:
1. 調整餵食習慣:
A. 給適量的食物,不要強迫餵食,讓小孩自己決定要吃多少。
B. 讓小孩參與每天的菜單、甚至食物備料,讓小孩熟悉食物。
C. 點心份量不要過量,以免正餐吃不下。
D. 將餐盤設計得較為可愛吸引人,也可給予不愛吃的食物一些暱稱,讓進食變得有趣。

2. 正向回饋法:當小孩有吃了不愛吃的食物,可給予一些獎勵,像是小玩具或集點,或搭配其他愛吃的食物。

3. 循序漸進法:先給予三口接受度高的食物,再接著一口接受度低的食物,再逐步增加接受度低食物的頻率,不建議將接受度低的食物包進接受度高的食物,以免小孩對於所有食物都感到害怕。

至於「畏懼進食」則比較少見,一般來說都發生在小孩之前有胃食道逆流或
食物過敏等狀況,導致進食的時候感到疼痛而有畏懼進食的狀況出現;或者
之前小孩有經鼻胃管進食的狀況,導致錯過了訓練經口進食的黃金時期。若
是此狀況出現在嬰兒期,可以考慮在睡眠時進食或者提早換成湯匙進食;若
是出現在幼兒期,則可能要建立好小孩正確的餵食習慣,必要時考慮影像學
或內視鏡檢查以排除腸胃道問題。
總結來說,餵食困難雖然惱人,但大部分小孩的身體都沒有問題。進食
時讓小孩坐定、避免邊看電視或手機讓小孩分心、固定一天進食的次數和時
間、給予適量食物並鼓勵小孩自主進食,這些原則都有助於營造一個愉悅的
進食氛圍。若有懷疑小孩有器質性的餵食困難,目前輔大醫院有專業的兒童
腸胃科和營養師,可以協助家長們評估小孩的身體和營養狀況,希望讓每個
小孩都能快樂吃、快樂長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