逾越節守夜禮

聖週六日落後,已經算是主日。基督復活主日包括兩個不同的慶典:逾越節守夜禮、日間感恩祭。這天禮儀顏色為白色(或金色)。逾越節守夜禮的舉行,也同時開始復活期

逾越節守夜禮

逾越節守夜禮(Paschal Vigil)是紀念上主從死者中復活的神聖晚上,眾人期待上主再臨。信徒喜悅地頌唱「阿肋路亞」,慶祝天主降生成人的圓滿,救贖工程透過一個軟弱的身軀去完成。守夜禮也是入門聖事的時間,提醒眾人聖洗與救贖的關係。逾越節守夜禮是全年中最崇高最重要的禮儀,所以每教堂也應花最多心思去籌備,以最隆重的方式去舉行。

「復活蠟燭」(paschal candle守夜禮禮儀的中心象徵,代表著復活基督的光榮。復活蠟燭應是全新的,一定要以真蠟所做,禮儀開始前,聖堂是全黑的,眾人手持未燃點的小蠟燭。禮儀包括以下部分:

燭光禮

在聖堂外的一個合適地方,信眾圍著一個已燃點的火盤,一位輔禮人員手持復活蠟燭。

燃點復活蠟燭:主禮致候以後,祝福火焰。主禮念經文時,在復活蠟燭上刻上十字,十字以上刻上「Α」(希臘文的alpha,十字下刻上「Ω」(希臘文的omega,圍著十字刻上該年的年份,在十字上放上五枚乳香釘。主禮然後用新火燃點復活蠟燭。

遊行:手持乳香爐的輔祭帶領手持復活蠟燭的執事或主禮遊行進堂,然後其他人跟隨。分別在聖堂大門、聖堂中央及祭台前,舉起蠟燭並詠唱「基督的光」,眾人回答「感謝天主」。第二次高舉蠟燭後,輔禮人員從復活蠟燭為眾人燃點小蠟燭。安置復活蠟燭後,聖堂可開少許光。聖堂內的光應逐漸開啟,直至《光榮頌》時全開。

逾越頌:執事、司鐸或詠唱員詠唱《逾越頌》(Exsultet)。《逾越頌》是一篇極古老的讚美詩,其中包括第四世紀初葉已採用的詩詞。

聖道禮

舊約讀經教會提供七篇《舊約》讀經、一篇書信,及一篇《福音》。堂區應「盡可能」恭讀所有讀經,但若因牧民關係,《舊約》讀經可減至三篇,但一定不可省略《出谷紀》十四。每一篇《舊約》讀經後都有一首《答唱詠》,每次詠唱後全體起立,主禮領一篇經文。

光榮頌:詠唱《光榮頌》。《光榮頌》詠唱時,可搖鈴及響鐘,開啟所有燈光,輔禮人員燃點聖堂內所有蠟燭。《光榮頌》完結後,主禮念集禱經。

書信:讀經員恭讀書信(《羅馬人書》六3-11)。

福音前歡呼:主禮或領唱員三次帶領頌唱「阿肋路亞」,逐次提高聲音。眾人回答三次。然後有一首答唱詠。

福音:執事或司鐸恭讀(或詠唱)福音。

講道

入門聖事

聖洗聖事:諸聖禱文、祝福聖水、棄絕罪惡、宣認信仰(聖洗誓願)、施行聖洗、穿上白衣、授予燭光

感恩禮(聖祭禮)

一切如常,但以最隆重方式進行。這是守夜禮的高峰。

新教友首先領受基督聖體聖血。

剩餘的聖體放入聖體櫃後,燃點聖體燈。

結束式

隆重祝福

 

最後執事或主禮詠唱:「彌撒禮成。阿肋路亞。阿肋路亞。」信眾齊答:「感謝天主。阿肋路亞。阿肋路亞。」(復活節八日慶期內均採用)